首页 > 信息详情
陈丰老师执教“狼和小羊”
《狼和小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通过对狼和小羊的语言的朗读、感悟,能懂得像狼一样的坏人,总找借口做坏事,他们是不讲道理的,本性是凶残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课文,能分角色读。
难点:懂得跟狼一样的坏人是没有什么道理可讲的。
教学过程:
一、揭题,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齐读:狼和小羊)
2、说到狼,你觉得狼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凶恶的、狡猾的、残忍的……)羊呢?(美丽的、善良的、温柔的、可爱的……)
3、现在我们再把课题读一读,读出狼的凶恶小羊的善良。(再读课题)
4、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相应出示小溪边的图,)谁能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出示:狼来到小溪边,看见小羊在那儿喝水。齐读
二、精读感悟
过渡:一只凶恶的狼遇见了一只善良的小羊后会发生什么事呢?
(一)第一次找碴儿
1、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狼想干什么?
(1)根据生答,师板书:“很想吃”,我们可以把“很”换成哪些词?(十分,非常,特别)
(2)既然这样,狼怎么想呢?
(3)狼多么想吃小羊啊,谁来读好这句话?(指读,齐读。)</s
2、所以他就——“故意找碴儿”,什么是找碴儿?(板书:找碴儿)
3、他是怎么找碴儿的呢?相应出示“你把我喝的水弄脏了!你安的什么心?” (指名读)我们怎样读好这句话呢?(老师可以用体态语暗示学生。)
4、真是一只凶恶的狼啊,我们一起把第二段连起来读一读。
5、(1)听到狼这么凶恶找碴儿,小羊会怎么样?什么是“吃了一惊”?
(2)大家看看,小羊吃惊后说什么?小羊是不是要问狼问题?(让我们再读小羊说的第一句)那么小羊的意思是——(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的。)(齐读)
6、小羊不会把水弄脏的理由是什么呢?谁来读小羊说的第二句话?
(1)小羊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你懂吗?(狼在上游,小羊在下游,水是不会倒流的。)
(2)谁到上面来指给大家看?通过看图理解上游、下游,水流的方向以及狼和小羊站的位置。所以小羊是不可能把狼喝的水弄脏的。
7、你瞧小羊说得多清楚、理由多充足。我们再来把小羊说的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从小羊的话中你感觉他怎么样?(板书:温和)我请女同学温和地读一读小羊的话。
8、这就是狼第一次来找碴儿,谁愿意来演一演呢?你能加上动作再读读吗?
过渡:小羊说得有理吗?狼这一次找碴儿失败了,就这样算了吗?
(二)第二次找碴儿
1、请大家自由读4、5自然段,想一想:狼接下来会怎么做?
2、这时狼是怎么样的?气冲冲是什么样子?(就是很生气,发火了)
3、他气冲冲的说了什么呀?你能把狼气冲冲的样子读出来吗?(指名读)我们一起气冲冲地读——(齐读)
4、狼说的是真的吗?面对狼的第二次找碴儿,此时的小羊又是怎么样呢?(指名读)
(1)你觉得小羊现在怎么样?(板书:可怜)很可怜,很委屈,很害怕,很惊慌)那它还会温和的说吗?他“喊”了什么呀?(指名读)
(2)这个“啊”该怎么读?
(3)此时的小羊又惊又急又委屈,让我们一起来喊一喊:“啊,这是不可能的,去年我还没出生呢!”
5、同学们,如果你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很生气,气愤,恼火,……)为什么?(因为去年小羊还没有出生呢,怎么可能说他的坏话)他这样没有道理地捏造瞎编,就叫——(找碴儿)
6、这就是狼的第二次找碴儿,谁想来扮演狼和小羊再演一演
过渡:狼第二次找碴儿又被小羊驳回去了,两次找碴儿都失败了,但这只凶恶的狼会就此善罢甘休,放过这只羊吗?
(三)第三次找碴儿
1、自己读读第六自然段,想一想,两次找碴儿失败后,狼又会怎么做?
2、 交流:(1)狼这时怎么样了?(不再争辩)为什么不再争辩了?
(2)狼为什么大声喊?
3、狼喊了什么?谁来读一读?
4、你觉得狼有理吗?这时狼还会让小羊辩解吗?师引:说着——
5、小羊有没有说话?它可能怎么办?
三、明理深化:
1、总结并分角色朗读课文
故事讲到这里就结束了,刚才我们看到狼在看到小溪边喝水的小羊时,第一次来找碴儿,说小羊把他喝的水弄脏了,小羊温和的反驳了它,然后狼又气冲冲地第二次找碴儿,说小羊去年在背地里骂他,可怜的小羊又成功地反驳了狼的找碴儿,直到第三次狼再来找碴儿时,直接大声喊不是小羊就是它爸爸骂他,并向小羊扑了过去。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知道了:因为狼的本性是凶恶的,所以跟他讲道理是没有用的。跟像狼这样的坏蛋是没道理可讲的。我们不要上当,也要不怕,应该动脑筋灵活机智地去战胜他,保护自己。
3、联系生活,延伸拓展
(1)思考:如果我们平时在生活中遇到了像狼一样的坏人时,我们应该怎么做呀?
(2)课文学完了,现在你想对课文中的两位主人公说些什么呀?
4、分角色朗读
附板书设计:
狼 和 小羊
很想吃 温和的说
气冲冲 可怜的喊
喊、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