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详情

首页 > 信息详情

昆山市疾控中心发布2023年6月份疾病风险提示
[发布时间2023年6月9日]

昆山市疾控中心发布月份疾病风险提示,6月份本市进入了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和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近期,新冠病毒感染有增多趋势,应予以适当防范。

一、疱疹性咽峡炎

风险等级:高

疾病特点: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峡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发病人群为1~7岁婴幼儿。疱疹性咽峡炎发展到手、足、臀部出现疱疹即为手足口病,应注意观察,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因病毒型多样,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

预防措施:幼托机构及小学在加强晨检的同时要定期对玩具、水杯、毛巾、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流行期间,对于学生还应检查口腔有无疱疹,如有应及时隔离治疗;加强健康宣教,教育孩子和家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及外出归来要勤洗手;流行期间,家长应配合做好晨检,如有异常,及时就诊隔离,待全部症状消失后一周,经校医查验后方可复课。

、手足口病

风险等级:

疾病特点: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EV71型感染最常见。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亦可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粘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传播。一年四季均可感染,以夏、秋季节最多。10岁以下的幼童多发。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等类似感冒症状为首发,随后会在口腔黏膜等部位出现疱疹,手心、足心及臀部皮肤出现斑丘疹,自限性疾病,多在一周左右痊愈,少数患儿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预防措施:手卫生是预防传染病的重要一环,家长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特别注意勤洗手,不用脏手触摸口鼻眼;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生冷食物不在未经消毒处理的游泳池中游泳或者玩耍,避免接触手足口病儿童。手足口病易在小学及幼托机构出现聚集性疫情,流行期间应加强晨检,着重检查手掌和口腔有无可疑疱疹,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杜绝带病上课。家长可每天晨起检查孩子手掌、脚掌和口腔有没有异常疱疹,注意孩子有无发热、出疹等相关症状,如有异常,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明确手足口病的,待全部症状消失后一周,并经校医查验后方可复课。

、肠道传染病

    风险等级:中

疾病特点:肠道传染病是指一组由细菌、病毒等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常见的有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及其他感染性腹泻等夏季由于气温较高,细菌繁殖快,容易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某些潜伏期短的肠道传染病可在学校和企业等人群密集的单位引起暴发。

预防措施:六月份正值高考、中考,各类人群(特别是考生)要注意饮水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把好病从口入关。提倡喝开水;生熟制品要分开切配,减少外出就餐,慎用凉拌菜;剩饭菜要防止苍蝇叮爬和过期变质;生食瓜果蔬菜要用流动水洗净。

、新冠病毒感染

风险等级:

疾病特点: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为1-14天,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毒株,多为2-4天;发病前1-2天和发病初期的传染性相对较强;传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造成感染,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人群普遍易感。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甚至可无明显发热。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进展为肺炎,病情危重者可导致死亡。

预防措施: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各地疫情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的状态,部分地区疫情有小幅上升的迹象。市民仍然要做好个人防护:一是进入人群密集的室内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等建议规范佩戴口罩;二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常通风等良好生活习惯三是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头痛、咽痛等不适症状,可自测抗原,阳性者建议居家休息,暂不参加聚集性活动。如出现持续不适或症状加重,应做好防护,及时就诊。近期,我国自主研发的重组新冠病毒 Alpha/Beta/Delta/Omicron变异株s三聚体蛋白疫苗)已获批上市,市民可关注“昆山疾控”微信公众号了解疫苗和接种门诊相关信息,符合接种条件的可携带身份证前往各社区接种点进行疫苗接种。                      

昆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3530